《奔马图》这件作品是画家徐悲鸿在1948年赠给史学家邓蜀生的礼物,“徐悲鸿的《奔马图》作于1948年初冬,其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三大战役,傅作义部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提议,北平和平解放在即。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
徐悲鸿是20世纪中西绘画结合最成功的典范,他在深入研究中国绘画传统和欧洲传统美术基础上,尽精微,致广大,主张中国画“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画则“可采入者融之”,重视素描、速写等绘画基本功的训练,成就之高,一时无双。现在学画画从素描开始,从速写开始,美院招生仍是考素描速写色彩,仍是受其当年美术教育理念所影响。所以陈传席先生说:“画家能家喻户晓的,现当代只有数人而已,其一是徐悲鸿,其二是齐白石。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几乎无人不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