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葫芦画近年来在书画收藏中受到追捧。历代文人画家中,葫芦画层出不穷。从宋代的李公麟、李嵩、明代的吴伟、清代的金农、罗聘、晚清的吴昌硕、近代的齐白石及现代的唐云、陈大羽、丁衍庸、冯其庸及当代学者画家朱万章等,在其笔下,葫芦的各类形态均活灵活现展露出来。
.jpg)
朱万章《夏景图》
因葫芦不仅因其肚大口小而成为盛酒之天然器物,更因其谐音“福禄”、“护禄”,其枝茎称“蔓”,“蔓”与“万”谐音,“蔓带”与“万代”谐音,“福禄”、“万代”,是乃“福禄寿”齐全,因而成为吉祥的宝物;同时,从传统风水上讲,葫芦嘴窄身肥,所收煞气,易入难出,因而是驱邪纳福、化解各种不利风水的法物……如此种种,数千年以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葫芦被广泛运用于中国画题材中。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再加上文人学者参与创作,使得葫芦画在晚期以来便受到收藏界青睐,在当今书画市场,此风尤甚。
在现代和当代的画家中,吴昌硕、齐白石、唐云和葫芦画最为受人称道。齐白石的葫芦画在拍卖市场一直处于较为坚挺的地位。2013年中国嘉德的拍卖中,齐白石葫芦画估为90-120万;同年由华夏传承拍卖的一件估价为80-120万的《葫芦蜻蜓》,最后以126.5万成交。在其他如吴昌硕、唐云、朱屺瞻、陈大羽等人的葫芦画中,也有不俗的成交业绩。
说到葫芦画,不能不说到学者画家朱万章。朱万章擅绘画,以画葫芦著称,被誉为学者型画家,画风不求形似而形神皆备,颇具文人画趣味。其作品分别被广东省档案馆、广东省博物馆、岭南美术馆、肇庆学院美术馆、广东南海博物馆、广东顺德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展览,出版有《一葫一世界:朱万章画集》等,其作品被印制成邮票发行。
“葫芦”作为朱万章主要的创作题材,以书写的形式物象,颇有人文画的韵味。朱万章通过观察田园中藤条上垂悬的葫芦、观摩和比照诸如齐白石等诸家画作中的形式结构,力图在意笔之中寻求画“葫芦”系列的格法和气局。
从2012年底到目前为止,朱万章上拍的作品数量为62件作品,成交率为82.25%。从2012年底上拍的4件作品悉数成交后,2013年春,其市场表现持续上扬,但在2013年秋拍上,上拍的28件作品中,有8件流拍,成交率为71.43%,可看到其作品进入首次调整阶段。
目前,朱万章作品处于较低价位,葫芦系列作为其代表性作品,可作为重点收藏对象。从市场走势而言,价格走势相对平稳,没有出现炒作成分。随着其学术地位与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再加上其作品渐入佳境,极具市场潜力。此外,优质的专业画廊在为其做代理和推广,也使其作品提升空间较大,形成一种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