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对纸都有哪些要求,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艺术范儿
浏览次数2573
发布时间06-19 16:54

文房用具的改进和完善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它不仅拓宽了书法家的创作天地,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手法,更对书法艺术的普及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两晋时期,与书法密切相关的文房四宝逐渐丰富,有了这个物质基础,此时的书法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那么古代书法对纸有哪些要求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百善孝为先

两晋时期的纸张相比前朝有了更多进步,纸张平滑密度高,纸质细薄有白度,写成书后可以舒卷。由于能够生产出大量洁白方正的纸张,所以书法家就无需在绵锦和简牍上写作,晋代时期纸张分为多种类型,有麻纸、皮纸和苔纸等。晋人在造纸时会将白色矿物质粉末用胶粘剂均匀涂刷在纸面上,在以石砑光,这样既可以增加纸张的白度,又能减少透光度,特别适用于做书。

宁静致远

纸的普遍使用不仅加快了书籍文献的速度,还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更是繁荣了汉字字体的变迁,在曾经窄而坚硬的简牍上,笔锋的书写空间受到了诸多局限,但是洁白平滑纸张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尴尬局面,草书也因此有了很大发展。同时汉字字体的发展也是由纸张的演变而来,它为汉字的时代变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纸张的推广和改进,让书写艺术产生了历史变革,也让我们在行为艺术中看到了更广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