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
1924年出生于凤凰,今虽已94岁高龄,却仍然开法拉利、上时尚杂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顽童”。
由于家境贫苦,12岁便外出谋生,16岁便可以靠木刻养活自己。他的代表作《春潮》和《阿诗玛》轰动整个中国画坛。
在艺术这条路上,他从没停下脚步。
盛夏时节,他能够背上沉重的画箱,顶着炎炎烈日四处写生。他曾被苏州司徒庙中有“清奇古怪”之称的四棵汉代古柏吸引,连续三天早去晚归,只为一画那苍劲松柏。这一生,他为写生创作,走遍世界。写来写去,却始终未曾有一刻忘怀自己的故乡——凤凰古城。
黄永玉对家乡是一往情深的。
虽12岁就孤身走出家乡到外面的世界闯荡,更自称为“浪荡汉子”,但家乡永远是他割舍不断的情。他为家乡筑桥,建博物馆,写下洋洋洒洒的文字,更是将浓郁的乡情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创作了众多经典作品。
他说故乡是一个人感情的摇篮,它的影响将贯穿人的整个一生;故乡是自己的被窝,或许它的气味并不好闻,但却是自己最熟悉而又无可替代的气息。
浓是故乡情我的血是O型,谁拿去,它对谁都合适。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它是你的。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个湘西:一个在地球上,一个在沈从文的笔下,而第三个则在黄永玉的画里。故乡,对与黄永玉来说,不仅是记忆,更是热爱的创作源泉,作品中那浓浓乡情将随时溢出。
"我有时不免奇怪,一个人怎么会把故乡忘记呢?凭什么把它忘了呢?不怀念那些河流、那些山冈上的森林、那些植物覆盖着的水井、那些透过嫩绿树叶的雾中的阳光、你小时的游伴、唱过的歌、嫁在乡下的妹妹……故乡是祖国在观念和情感上最具体的表现。你是放在天上的风筝,线的另一端是牵系着心灵的故乡的一切影子。惟愿是因为风而不是你自己把这根线割断了啊!"
无论是沱江、吊脚楼还是古建筑,在他的笔下原始而古朴。这些可亲可感的画面,无不唤起人们心中对故乡、童真时光的真切怀念。
秀气的苗族姑娘,豪迈的苗族小伙儿被黄永玉刻画得栩栩如生。放鸭子、斗鸡、赛龙舟、赶集市,凤凰古城的生活气息跳跃在纸面上。
《故乡之忆》匡时2013春拍 成交价391万元
构图奇特,色彩大胆是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古建筑群已模糊了具体的形态,排排相连;蓝色的湖水似从天上来,天地一色;颜色各异的花草与灵动有趣的游人,点缀在画面中间,将画面的活泼之趣更近一层。那远方挂着的一轮明月,却将乡情表达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