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锦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院士。
自幼随其父著名陶瓷美术家吴康习画,勤奋刻苦,为陶瓷彩绘打下扎实基础。在景德镇这座陶瓷艺术殿堂里,他广学博览,汲取众家之长,孜孜以求,埋头苦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求艺术的精深。
他将时代审美思潮与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传统特征有机结合,使作品不仅富有时代特色美感,又充分展现了深厚文化渊源及工艺绝技。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广泛,多姿多彩,技艺精湛,清新画风中饱含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赞不绝口。
其代表作“盖世无双脸谱碗”创拍卖价一百万美元,是当代陶瓷工艺史上空前的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评比中获大奖,被国内外馆藏机构收藏,更有美、英、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收藏爱好者愿和锦华艺术共同成长,跟踪收藏。
作品《盖世无双脸谱碗》
“独孤求败”南下广东
吴锦华出生在景德镇,一出生就与陶瓷结下了不解之缘,更何况,他的父亲还是我国陶瓷肖像绘画的一代宗师。吴锦华说,子承父业、师傅带徒弟在景德镇是一个传统,父亲已经开创了这样一个流派,只要他学习并继承父亲的传家本领,无疑会走上一条坦途。然而,大学毕业后,性格随和的他却拂逆了父亲的意愿,另辟蹊径,朝着陶瓷工艺美术的另一个方向发展,为此,父亲着实伤心了一阵子。
吴锦华立志要“做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在传统题材中融入现代风格。在日复一日的艰苦摸索中,他成功了,1992年,他创作出了后来震惊整个工艺美术界的“盖世无双脸谱碗”。那是在一只直径87厘米的瓷质薄胎大碗上,绘出448个造型各异的脸谱。那只碗几乎耗费了他一年的时间,那时候,他每天一早就来到工作室,对这吹弹得破的薄胎大碗,殚精竭虑,有时候一整天才能完成一两个脸谱。最难的是倒置绘画不易行笔,脸谱之间的结构也令他颇费踌躇,等到大作完成的时候,他几乎要晕倒在地。
《盖世脸谱无双碗》当年在北京的国际拍卖会上拍出了100万美元的天价,陶瓷界为之震动。然而,这时候,吴锦华却感到了“独孤求败”的寂寞,他说,在荣誉的光环下,他觉得自己失去了目标。1994年,他果断决定:抛开荣誉,离开景德镇,南下广东。
作品“高瞻远瞩”辛卯兔陶瓷雕塑
粤赣间艺术桥梁
吴锦华说,他来到广东后,这里开放的文化环境让他收益颇深,各种文化的碰撞时刻给他以灵感,他觉得自己正在攀登上另一座艺术高峰。2006年,他为东盟11国政府首脑绘制了陶瓷肖像,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各位首脑。他的多件作品还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在自己受益的同时,他还担负起了桥梁的作用,他把江西的很多工艺美术人才推荐到广东,把江西的原材料和工艺带到广东,同时也把广东的收藏家介绍给江西,带动了两地工艺美术的交流。吴锦华说,尽管他是一个非常不善交际、不爱应酬的人,但他很乐于架起这个桥梁。
吴锦华吸取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传统,在熟练地运用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地结合现代工艺材料进行技巧上的创新。用与时代同步的眼光去审视、吸收文化观念和关注物质材料的变化,并在所刻画的对象、地域、时代、题材中融进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创作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优秀作品。遵循“海纳百川,千石成峰”的宗旨,学习一切优秀艺术作品范例,将精髓吸收、改变、融进创作之中。坚持挑战自我,不断变化作品风格,不断开拓新的项目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