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童趣有一种纯真天然的诗意,而纯粹、本真和澄明则是其中的要素,在此不妨称之为童真诗意。童真诗意既是我国著名画家、文学家丰子恺的生活态度,也是他的美学观点,是他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方法。童真诗意直接的文艺理论来源,应该是明代李贽(1527—1602)的“童心说”。童心讲究的是儿童视觉,无功利地看事物,讲究儿童心理,取其天然纯真的本性状态。童真诗意又含有对成长的记忆,所以将丰子恺绘画中的学生相与儿童相归为一类来论述,共计约535幅。这类画在丰子恺绘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其绘画艺术出色的代表。
捉迷藏
浓阴春昼
衍园课子图
生活小品
在艺术创作方法上,丰子恺强调用孩子似的直接的感受力,他认为儿童看事物的眼光是非功利的,是“绝缘”的。他说:“所谓绝缘,就是对一种事物的时候,解除事物在世间的一切关系、因果,而孤零地观看。使其事物之对于外物,像不良导体的玻璃对于电流,断绝关系,所以名为绝缘。绝缘的时候,所看见的是孤独的、纯粹的事物的本体的‘相’。”他又说:“在艺术中,我们可以暂时放下我们的一切压迫与担负,解除我们平日处世的苦心,而作真的自己的生活,认识自己的奔放的生命。而进入于这艺术的世界,即美的世界里去的门,就是‘绝缘’。就是不要在原因结果的关系下观看世界,而当作一所大陈列室或大花园观看世界。”试看他作于1926年的一组画,《瞻瞻底梦第一夜》《瞻瞻底梦第二夜》《瞻瞻底梦第三夜》《瞻瞻底梦第四夜》,用梦的形式描写了儿童对现实世界的看法,构图上也很新奇,墨笔勾勒大的心形,于其内布置景物,心形之下题词,完全是儿童的口吻。“第一夜:家里的桌子没有了,东西都放在地板上。自鸣钟,爸爸的怀娥铃,妈妈的剪刀……”“第二夜:妈妈床里的被褥没有了,种满着花草,有蝴蝶飞着,青蛙儿跳着……”“第三夜:房子第屋顶没有了,在屋里可以看见天上的鸟、飞艇、月亮和鹞子。”“第四夜:卖东西的都在门口,一天到晚不去。”童心做的梦里世界真是大陈列室、大花园了,儿童的话语读起来有如一首首优美的白话小诗,原来童心这般有诗意!它象征了一颗艺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