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 | 癸巳,6岁;进湖南茶陵县城解放小学读书。从入学第一天起,即在父亲的严格规定下,由短而长、由浅入深地背诵唐诗宋词元曲等,开始领略“诗情画意”的薰陶; |
1960年 | 庚子,13岁;在茶陵一中初中二年级读书时,因在课堂上画了一张年轻老师望着天花板讲课的素描,被同学争相传阅而受到家长责罚,由此发现自己在绘画方面的潜能,开始对美术产生浓厚兴趣; |
1961年 | 辛丑,14岁;在向书本和美术老师讨教绘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始临摹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吴昌硕的花鸟等国画作品; |
1962年 | 壬寅,15岁;初中毕业时,临摹徐悲鸿“八骏图”,并入选毕业典礼成果展; |
1963年 | 癸卯,16岁;开始临摹黄宾虹的山水画,并研读《黄宾虹画语录》; |
1964年 | 甲辰,17岁;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又倾慕水彩画和油画,并用水彩进行静物写生; |
1966年 | 丙午,19岁;“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在一老师家偶尔求得其欲焚烧的丰子恺《西洋名画巡礼》,一有时间即躲在家里欣赏并临摹; |
1969年 | 己酉,22岁;“上山下乡”到秩堂公社红光大队;新建大队部落成后,经大队党支书同意,冒着风险在墙上临摹了一幅“毛主席去安源”的大油画,获好评和表扬;进而被请去邻近大队和公社画毛泽东宣传画;因下放期间画宣传画小有名气且吃苦耐劳,被推选为“湘潭地区知识青年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并入选“讲用团”,在全地区知识青年中巡回“讲用”; |
1970年 | 庚戌,23岁;9月,调入茶陵县委办公室工作;闲时坚持习画,并开始临王羲之《兰亭序》,练习书法; |
1971年 | 辛亥,24岁;常去县图书馆查阅绘画资料;下半年,曾随县图书馆潘南老师去云阳山和洣江河畔拍风光照并用钢笔写生; |
1977年 | 丁巳,30岁;调湘潭地委办公室工作;曾先后三次去齐白石老家湘潭县杏子坞屋斗塘和梅公祠、寄萍堂参观学习,立志做一名自学成才的画家; |
1983年 | 癸亥,36岁;湘潭地市合并期间,考入湘潭大学中文系带职读书、补大学文凭。在按要求完成学业的同时,开始广泛涉猎文艺理论包括美术理论,准备报考文艺学研究生; |
1985年 | 乙丑,38岁;因湘潭市委急需加强文字工作,经时任湘潭市委书记郑培民(后被中组部树为全国党政干部的楷模之一)和市委秘书长劝告,放弃考文艺学研究生的机会回市委工作,任市委政研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闲时仍坚持练字习画; |
1987年 | 丁卯,40岁;因湘潭市所辖湘乡县撤县建市的需要,调湘乡工作,当选为湘乡市委书记; |
1988年 | 戊辰,41岁;在担负繁忙政务的同时,仍心仪书画,常登门讨教于著名书法家方坚和山水画大家谢欣老师,并在他们的启发下,开始临摹米芾的书画作品; |
1989年 | 已巳,42岁;调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任副厅级研究员。后经江西省委组织部与湖南省委组织部协商,调江西省委任毛致用书记秘书(后兼任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在案牍劳形的同时,仍坚持研习书画、寻师访家。常流连于八大山人纪念馆和黄秋园纪念馆,并成为江西画坛名家陶博吾、彭友善先生的忘年之交; |
1993年 | 癸酉,46岁;调井冈山所在地吉安地区任行署专员;在忙于政务之空隙,常去拜访居住在小县城的书画界名家梁书、尹承志先生,求教技艺,并为其排忧解难; |
1994年 | 甲戌,47岁;在旧书摊上购得一套1978年发行的巢勋临本《芥子园画传》,闲时反复研读、逐页临写摹习;11月中旬,接任吉安地委书记; |
1996年 | 丙子,49岁;结识前来吉安开展“情系井冈”写生创作活动的著名画家邓林、龙瑞、蔡超一行,增强了对写生重要性的认识。此后一有空闲时间便去采风写生,尝试以画家的眼光观照吉安的山山水水; |
1998年 | 戊寅,51岁;在中央党校地厅班学习期间,常抽空去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展馆观摩画展,并坚持临习名画,先后临摹了“元四家”和石涛的21幅作品,其中石涛的《云山图》临了两遍; |
1999年 | 已卯,52岁;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回吉安后,挤时间临摹了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沈周的《庐山高图》等4幅传世之作;为迎接建国50周年,敦促并支持以地委、行署名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井冈情艺术作品展”,获圆满成功; |
2000年 | 庚辰,53岁;在吉安撤地设市之后,支持市文联成立“井冈山画院”,并挤时间参加画院的创作活动。所画水墨小品《双喜临门》在画院首次亮相; |
2001年 | 辛巳,54岁;在吉安尝试以拖水带墨的技法画《井冈云瀑》,颇感对路。进而确定,在尽可能吸纳各类中国画优长的基础上,把带有云彩题材的山水画作为主攻方向;年底调离吉安,任省委统战部部长; |
2002年 | 壬午,55岁;年初当选省政协副主席并任党组副书记。在政协和统战部岗位上,更留心结交画坛名士,博采众长。是年春接待来赣访问的艺术大师黄永玉先生,将自己在吉安工作期间画的几幅作品呈其教正,黄老很高兴,欣然命笔写下“江水浩渺,林森无极”之对联相赠。;从省美术出版社得到一套八开本“八大山人全集”,一有时间就临摹之,并仿八大笔意画“近屿远岫图”。;年内还创作了山水画《雨过云开》和人物画《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 |
2003年 | 癸未,56岁;因工作需要去安徽黄山拜见中央统战部领导,顺便在黄山写生一天,回来即画了《黄山墨韵》(后改为《苍山墨韵》);下半年,受“李苦禅写意艺术”资料的启发,创作了“金鱼”(无题)和《憩》等数幅写意花鸟画; |
2004年 | 甲申,57岁;工作之余,多次去观看鄱湖鹭鸟于傍晚时飞抵南昌市区天香园栖息的奇特景观,遂画了一幅《归暮》,尝试将花鸟画与山水画“合二为一”;此后还画了《辰露》等数幅写意花鸟画; |
2005年 | 乙酉,58岁;去新余市参观修缮后重新开放的傅抱石纪念馆,对这位近现代中国最有创意的艺术家甚为崇拜,尤其对他的雨景山水画敬佩不已。事后借鉴抱石先生的技法画了数幅雨景画,唯有在鹰潭市写生后画的那幅《雨中龙虎山》合意而留存下来;年内较为满意的作品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等; |
2006年 | 丙戌,59岁;画了一些以水墨为主的作品后,又试图创作一些彩墨画。其中较成功的有在靖安三爪仑写生后画的《归真》,还有小写意花鸟画《艳冠群芳》和《戏水知春》等;是年与亲朋好友小范围度过“六秩寿辰”后,画《远瞻者寿》以自勉; |
2007年 | 丁亥,60岁;因赣南三百山系粤港之东江源头,江西与粤港地区多有关注,为此而组织港区政协委员专门进行调研,并特意创作一幅国画《东江回眸》,以期推动双方合作;年底赴京出差,特去中国美术馆参观了“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