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的草书代表了草书的最高境界,张旭因为草书而被称为草圣,草圣张旭的草书介绍如下。张旭草书得笔法,后传崔邈、颜真卿,张旭为草圣,张旭的两个徒弟也在书法界很有名头。张旭的主要作品有草书心经和古诗四帖。
张旭深得草书笔法,后来传授给了崔邈、颜真卿。张旭说:"开始时,我看见公主与挑夫争着过路而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后来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草书笔法的神韵。"张旭每次饮酒醉时就草书,挥笔大叫。将头浸入墨汁中用头书写,世上人称他为"张颠"酒醒后看见自己用头写的字,认为它神异而不可重新得到。后人评论书法名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臣、薛稷四人,或许有不同的意见,至于论到张旭,都没有异议。
《草书心经》
张旭的《草书心经》最早见于《碑刻拔萃》,其《唐草心经》碑目下写明张旭,此前碑林中有明成化年间知府孙仁从百塔寺移来的《草书心经》,《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对这两种草书"心经"都录,其"心经、肚痛帖、千文断碑"条下注"均张旭草书,无年月",并称"右三石均在西安碑林".张旭的《草书心经》最晚见于民国三年(1914年)《碑林碑目表》,但此后便下落不明了。
《古诗四帖》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卷横长195.2厘米,纵高29.5厘米,以五色彩笺纸草书古诗四首,人称《古诗四帖》。前两首书写的是梁·庚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岩下一老公和四五少年赞》,卷后有董其昌等人题跋。《古诗四帖》是历代文人墨客临池学书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也是张旭唯一流传于世的墨迹。原藏清宫府内,后由溥仪带出到吉林被我军俘获,交当时东北人民政府,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唐朝时,书法艺术高度繁荣,张旭和怀素的草书,各为一体。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张旭创造了"狂草书".其书法变化自如,表现出开阔的胸怀和丰富的想象力,人称"草圣".怀素将他的"狂草书"发扬光大,写得更加流畅挥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