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特刊】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14年抗战史:认同共识升华

收藏天下
浏览次数886
发布时间09-18 16:45

83年前的今天,日本军国主义蓄意策划“柳条湖事件”,继而悍然入侵我国东北,拉开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在日本,“九一八”事变被称为“满洲事变”,往往被刻意模糊甚至忽略。在广岛原子弹资料馆,对“九一八”事变的描述只有半句话:“日军在中国大陆的战争,以1931年的‘满洲事变’为‘引子’,随后1937年扩大到全面战争。”

  
  今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讲话中明确表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这是最权威的论断,也是最公允的评价。
  
  如今,14年抗战史已成为了全社会、全民族的共识。今年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仪式上,14个方阵、14声礼炮、140面彩旗、1.4万只气球,就象征着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历程。14年抗战的不屈精神已经融入到民族精神之中。
  
  勿忘“九一八”,我们要自问:国土面积大于日本30多倍的中国何以被小小的日本蹂躏经年?
  
  流传我国东北的民间歌曲《“九一八”小调》这样唱道:“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当年,蒋介石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虽然坐拥数倍于日军的兵力,却开门揖盗,导致大批部队不战而逃,整个东北在4个月零18天时间里全部沦陷。
  
  这样的国耻在此之前已上演了90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积贫积弱的中国成了列强宰割的对象,国难深重,民不聊生。日本更是凭地理之近,屡次发动侵华战争。“落后就要挨打”“怕打反会被打”“贫弱何来尊严”,这是令我们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知耻而后勇”,这是我们激励自己在危险境况中不懈努力的箴言。当今世界,不进则退,我们也必须时刻警醒自己。
  
  勿忘“九一八”,我们要自信:抗战精神带来抗战胜利,同样是我们实现复兴之梦的重要保障。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九一八”事变成了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的起点。14年抗战培育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我们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宝贵财富。14年抗战,中华民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候”。
  
  当今的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国际地位持续提升。但国内改革深水区仍有激流险滩,国际战略博弈依然严酷复杂。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虽不是“内忧外患”,也要居安思危。与此同时,抗战精神告诉我们,众志成城。有了这种精神和力量,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中国梦必将成为现实!
  
  (资料来自人民日报、网易新闻、辽宁日报)
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