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人简介

吴作人(1908年11月3日-1997年4月9日),男,安徽宣城泾县人,生于江苏苏州,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师徐悲鸿先生,并参加南国革新运动。早年攻素描、油画,晚年后专攻国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会着中西艺术,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
1984年法国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1986年比利时国王授予他“王冠级荣誉勋章”。
吴作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务长、副院长、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当选为一至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六届人大常务委员、第七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委、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吴作人年表

1997年

90岁,4月9日北京逝世;4月30日首都社会各界人士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吴作人隆重举行送别仪式;5月28日在苏州举行吴作人作品捐赠仪式及吴作人艺术馆开幕式,萧淑芳被聘为艺术馆馆长。

1996年

89岁,11月因大面积脑梗塞送北京医院抢救;被全国文联六大聘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举办全国美术院校师生速写巡回展和学生优秀速写作品评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台湾麦克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吴作人·巨匠与中国名画》。

1995年

88岁,被推举为中国民主同盟参议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作品集》,共四个分册——油画卷、中国画卷、素描速写水彩卷和书法诗词卷。

1994年

87岁,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吴作人艺术馆藏作品集》。

1993年

86岁,荣获法国国家艺术学会1993年双年大展的“最杰出中国画家作品特别奖”;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吴作人·当代名家中国画全集》;台湾锦绣文化企业、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

1992年

85岁,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举办全国艺术院校学生素描作品展、基础教学研讨会和优秀作品评奖活动。

1991年

84岁,年初因多发性脑梗塞住北京医院,年底出院后一直在家养病;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颁发“美术理论奖”;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速写》;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传记《吴作人》。

1990年

83岁,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颁发“美术教育奖”;向亚运会损赠大幅中国画《奔腾齐进》;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社画传《吴作人·中国当代美术家》。

1989年

82岁,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在京成立,并首次颁发“青年美术家奖”;获南京师范大学首届“徐悲鸿奖学金荣誉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传记《吴作人》;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文集》;邮票发行总公司发行《当代美术作品选》特种邮票三枚,吴作人作品《齐奋进》入选。

1988年

81岁,比利时国王授予“王冠级荣誉勋章”;应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邀请举办“吴作人萧淑芳画展”;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常务委员会委员;捐赠作品筹备设立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

1987年

80岁,赴法国巴黎参加在塞努希博物馆举办的“吴作人萧淑芳画展”开幕式并进行交流;赴天津参加“吴作人画展”开幕式。

1986年

79岁,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举办吴作人艺术活动60周年纪念活动,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吴作人画展”;率中国文联代表团访问日本,参加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率中国艺术代表团赴新加坡参加国际和平年活动;在中国与比利时建交15周年之际,赴比利时参加在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举办的“吴作人萧淑芳画展”,随后又在卢森堡展出;外交出版社出版《吴作人的艺术》(中英文版)。

1985年

78岁,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中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直至1997年去世;赴安徽参加全国油画艺术研讨会,会后返回故里——安徽省泾县茂林村,是第一次回乡探望;朝华出版社再版《吴作人萧淑芳画选》(中英,中法文版);邮电部发行小型张《拯危继绝》(熊猫)邮票一枚。

1984年

77岁,法国政府和文化部授予“法国文学艺术勋章”,次年初在法国驻中国大使馆举行仪式;应邀赴日本东京和大阪举行“吴作人萧淑芳中国画展”;上海科学教育制片厂拍摄科教片《吴作人的艺术》;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名誉董事长。

1983年

76岁,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应美国斯诺基金会邀请偕夫人萧淑芳赴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大学讲学交流,由中央美术学院录制的《师造化夺天工——吴作人的中国画艺术》录相教学片在美首次放映;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邀作《高瞻远瞩——立鹰》,赠送即将离任的叶剑英委员长。

1982年

75岁,率中国代表团赴法国参加在巴黎大宫举行的“中国现代艺术展览”开幕式,并展出油画《齐白石》、中国画《藏原放牧》《藏原放牧》获金奖;朝华出版社出版《吴作人萧淑芳画选》(中英文版)。

1981年

74岁,应澳中理事会邀请偕夫人萧淑芳赴澳大利亚访问,进行文化交流。

1980年

73岁,赴云南省昆明、大理、石鼓等地写生与考察;秋,与夫人萧淑芳教授访问阿根廷,参加阿建国400周年纪念活动;中国画《牧驼图》参加联合国科教文举办的“中国绘画艺术展”,并入选邮电部发行的“联合国国际巡回画展”特种邮票(全套3枚);邮电部颁发《荣誉证书》,表彰其所绘制的两套《熊猫》特种邮票。

1978年

71岁,为外交部作画;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画辑》。

1977年

70岁,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日本,参加在东京和长崎举行的“中国现代书画展”,吴作人的《武夷山下》随展并存长崎“唐人馆”;应邀为外交部驻外使馆作画。

1976年

69岁,写诗作画悼周恩来逝世;“四人帮”倒台,彻底“解放”。

1975年

68岁,赴福建武夷山等地写生。

1974年

67岁,为创作大幅油画《海上新貌》赴天津大港油田写生;因同赵浩生谈话触怒江青,遭批判,不准展出作品。

1973年

66岁,继续为国宾馆作画,赴湖南、上海等地写生;接受美籍华人记者赵浩生教授的采访。

1972年

65岁,为国宾馆作画;国务院为落实政策,安排吴作人全家搬到西郊华侨公寓居住;10月接待著名美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的来访;邮电部发行吴作人创作的第二套《熊猫》特种邮票6枚。

1971年

64岁,12月,从河北磁县解放军农场调回北京,在国务院机关事物管理局领导下为国宾馆作画。

1966年

59岁,在香山疗养院养病;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文革”开始至1972年

1963年

56岁,邮电部发行吴作人创作的第一套邮票《熊猫》纪念邮票3枚。

1962年

55岁,赴苏州、无锡等地写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画集》。

1961年

54岁,随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东北旅行写生团”赴东北写生。

1960年

53岁,为人民大会堂宁夏厅作画赴宁夏写生;

是年

秋至1963年

1959年

52岁,中央美术学院实行画室制教学,建立了吴作人工作室(第一工作室);创作油画《沙漠变绿洲》《李大钊与孙中山》等;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水墨画选》。

1958年

51岁,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赴河北束鹿县,涿县等地写生、画壁画等;撰写专著《怎样画静物》,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57年

50岁,赴青岛写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速写集》。

1956年

49岁,赴旅顺、大连写生;与艾中信、萧淑芳、葛维墨等合作绘制北京天文馆大厅天顶壁画。

1955年

48岁,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赴三门峡水利工地考察、写生,作大量油画速写,决定创作《黄河三门峡》三部曲。

1954年

47岁,是年起当选为第一届至第六届(1954-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徐悲鸿纪念馆第一任馆长;赴安徽佛子岭水库等地写生,创作油画《齐白石像》《佛子岭水库》等。

1953年

46岁,担任甘肃永靖麦积山石窟艺术勘察团团长,对石窟艺术进行勘察、临摹、石模翻版及研究工作;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和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1952年

45岁,任文化部炳灵寺石窟艺术勘察团副团长,对石窟艺术进行整理、临摹和研究考察;任人民英雄纪念碑美术组副组长,进行设计工作。

1951年

44岁,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当选为中央委员。

1950年

43岁,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任教务长兼油画系教授;赴工厂、农村等地深入生活、写生。

1949年

42岁,创作油画《解放南京号外》,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任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

1948年

41岁,与女画家萧淑芳结婚,徐悲鸿为证婚人;组织“一二七艺术学会”;进行水墨画创作。

1947年

40岁,应英国文化委员会之邀赴英(5月)、瑞士(7月)、法国(10月)讲学和举行个人画展。

1946年

39岁,由重庆到上海,与张光宇、丁聪等组成“上海美术作家协会”,并举行第一次联展;5月在上海举办“吴作人边疆旅行画展”;应徐悲鸿之聘,8月到北平接管北平艺专,任教务主任兼油画系教授;组织成立了“北平美术作家协会”,任理事长。

1945年

38岁,5月在成都举行“吴作人旅边画展”,12月在重庆举办“吴作人画作回顾展”。

1944年

37岁,在成都组织“现代美术会”,并举行首次展览;6月至1945年2月赴青康藏地区旅行写生,深入少数民族生活,作速写、水彩和油画。

1943年

36岁,至1944年初,赴西北写生、赴敦煌考察莫高窟、临摹古代壁画;作大幅油画《玉门油矿》参加全国工业展览会。

1942年

35岁,受教育部之聘为终身教授、教育部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员。

1941年

34岁,元旦在成都与唐一禾、吕霞光、黄显之、吕斯百、秦宣夫、李瑞年、王临乙举行八人联展;《不可毁灭的生命》《空袭下的母亲》等作品参加第三次全国美展。

1940年

33岁,多幅作品参加支持中国抗战的赴美“中国画展”和在莫斯科举办的“中国画展”。

1939年

32岁,在重庆举行“战地写生展”,被推举为“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理事;妻子李娜在产后病故,一男孩也夭折。

1938年

31岁,台儿庄战役大捷后,组织中央大学战地写生团,与陈晓南、孙宗慰、沙季同,林家旅一起赴潢川、商丘等前方阵地写生,搜集素材。在武汉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1937年

30岁,任中国美术会理事;作品《玄武湖上的风云》《出窑》等作品参加第二次全国美展;“八一三”上海事变后,随中央大学西迁重庆,继续任教。

1936年

29岁,在中央大学图书馆举行刘开渠、吕斯百、吴作人三人联展,展示旅欧作品,引起艺坛震惊,田汉发表长篇评论;由徐悲鸿介绍参加中国美术会。

1935年

28岁,应徐悲鸿函约回国。8月偕比籍妻子李娜回到上海,看望祖母、母亲及家人;9月赴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讲师,同时勤于创作。

1934年

27岁,半工半读,参加巴思天教授承包的大型壁画绘制工程。

1933年

26岁,在雕塑晚班会考中获构图第一名,金质奖章。

1932年

25岁,同比利时籍李娜结婚。同时在卢梭教授雕塑晚班学雕塑。创作《纤夫》《争论》《坐思》等油画。

1931年

24岁,在比利时王家美术学院暑期全院油画大会考中获得第一名,获金质奖章和桂冠生荣誉,享有个人工作室和一切作画物质费用公费的待遇。

1930年

23岁,在上海举办“吴作人、吕霞光、刘艺斯三人画展”;5月初到达巴黎,9月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西蒙教授油画工作室;因学费昂贵、学业艰难,10月考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王家美术学院巴思天教授画室高班,11月获庚款助学金。

1929年

22岁,在南国月刊发表第一幅作品《和平神下的战舰》,被推举为南国画会美术部长;因参加进步的南国革新运动被中央大学开除。

1928年

21岁,入上海南国艺术学院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先生,加入南国社,参加田汉领导的戏剧革新运动;秋,就学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

1927年

20岁,入上海艺术大学美术系学习,初露才华,为徐悲鸿赏识。

1908年

11月3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名之寿,字作人,排行第十。祖籍安徽省泾县茂林村。

吴作人作品推荐

其他艺术家

全部艺术家